山東某污染場地主要以重金屬污染為主。企業(yè)在開采、冶煉過程中,因對資源的不斷開發(fā)、冶煉及不合理使用,重金屬污染因子經大氣排放后自然沉降及雨水攜帶、廢水收集不完全或溢流、固廢處置不當經雨水沖淋浸出等諸多方式進入土體,造成土壤環(huán)境污染。針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物進行土壤修復技術研究,修使受污染的目標達到背景值要求。
目前,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主要有兩種途徑:一是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(tài),使其固定,降低其在環(huán)境中的遷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,如重金屬的固定化穩(wěn)定化、熔融技術等;二是從土壤中去除重金屬,使其存留濃度接近或達到土壤重金屬背景值,如土壤淋洗技術、電動修復技術和植物修復技術。治理方法可以分為物理法、化學法及生物法。此次根據(jù)土壤特點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土壤修復方案,決定采用土壤淋洗技術對目標土壤進行修復。
土壤淋洗修復技術路線:
本項目主要工作為資料收集整理一現(xiàn)場采樣一實驗室小試一現(xiàn)場修復施工—效果評估等。
(1)收集資料,通過系統(tǒng)的試點工程相關資料,了解土壤重金屬污染基本信息,為修復施工提供基礎支撐。
(2)按照實驗方案開展現(xiàn)場采樣,采集不同區(qū)域重金屬污染土壤三份。對采集的試驗土樣進行污染物濃度、浸出液濃度檢測分析。
(3)在實驗室進行小試試驗,確定工藝適用情況。確定藥劑種類、藥劑添加比例、養(yǎng)護時間等工藝參數(shù),總結形成場地修復技術實施方案。
(4)根據(jù)技術實施方案,選擇適宜的污染土開挖、土壤轉運、污染土破碎篩分、藥劑混合等機械設備。
(5)對修復后的土壤進行覆蓋養(yǎng)護, 養(yǎng)護7天以上,由第三方采樣檢測評估土壤浸出液中重金屬濃度和土壤增容等情況,評估修復效果。
此次主要運用最新研發(fā)的撬裝式土壤淋洗設備進行重金屬土壤修復,模塊化設計,大大縮短了安裝時間,節(jié)約了大量時間成本,選用環(huán)保藥劑,修復效果超出了預期期待值,此套土壤修復設備同時配備5G智能系統(tǒng),為土壤修復過程中可能出現(xiàn)的問題都做出了提前預判,有效規(guī)避了多種風險,東北某污染場地土壤修復項目順利完工。
30年
裝備制造經驗
為用戶提供及時、高效、便捷的服務